东盟知识产权: 合作催生创新之路

作者:Linh Nguyen


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地区之一,东盟在投资机遇和经济发展方面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致力于实现共同利益,东盟通过制定政策、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培训与研究设施,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领域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全面合作。

知识产权(IP)作为推动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1995年,东盟签署《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次年成立东盟知识产权合作工作组(AWGIPC),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随着企业在在进入国内外市场前先保护其知识产权的意识的不断增强,拟在东盟国家申请专利的创新型企业,可借助以下计划加快专利申请与保护进程:

东盟专利审查合作计划

东盟专利审查合作计划(ASPEC)是AWGIPC的一项重要举措,于2009年6月正式启动,是首个在东盟九个成员国(不包括东帝汶和缅甸)之间实施的区域性专利审查工作共享计划。

该计划通过共享检索与审查结果供各国参考,减少了各参与国之间的重复工作,加快了专利审查流程。目前,ASPEC下设两项具体计划:

1. ASPEC AIM: 

  • 支持加快专利申请审查,重点聚焦于“工业4.0”领域的创新
  • 审查响应时间更快,首次审查意见可在6个月内发出
  • 该计划已延长至2023年8月26日

2. PCT-ASPEC:

  • 申请人可将由东盟的国际检索单位(ISA)或国际初步审查单位(IPEA)出具的PCT检索报告或书面审查意见作为依据
  • 该计划已延长至2025年8月26日

双边专利合作计划 

越南知识产权局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局近期启动的“协作检索及审查”(CS&E)试点计划是一项双边专利合作计划,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东盟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协作。

这一试点计划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将持续至2025年2月28日,是东盟区域内首个此类合作项目。该计划可将专利的检索与审查流程压缩至自第一专利局(越南或新加坡)提交申请之日起的10个月内。

根据最终的CS&E报告,申请人有两个月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向另一国家提交主张优先权的对应申请;如第二专利局受理的申请在权利要求上与第一专利局的申请实质相符,即可获得优先审查。

该计划的主要优势包括:

i. 时间效率:帮助创新型企业提前在目标国家制定市场进入战略

ii. 成本效益:可延迟向第二专利局提交申请及缴纳相关费用

iii. 在第二专利局可享受优先审查待遇

对于希望进入东盟市场的企业而言,在新加坡设立业务是一种常见的投资选择。新加坡作为东盟中最发达的经济体,正依托其“知识产权战略2030”,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一座枢纽,既促进东盟内部的互联互通,也加强东盟与全球的联接。这一战略路径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包括关税优惠、投资机遇、宽松的移民政策以及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无国界贸易的不断扩展,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诸如越南知识产权局(IPVN)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POS)之间的专利合作试点项目,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更多东盟国家得到推广。

此外,依据企业或申请人的所属国家,还可借助非东盟国家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计划。例如,日本已与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在内的多个东盟国家建立了“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快速通道机制。同样,韩国也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开展了类似的PPH合作计划。(更多详情见:https://kass.com.my/articles/strategic-moves-when-patenting-in-asean/)

建议创新型企业积极利用上述合作计划,以进一步加快其知识产权的申请流程。如果您有意开拓东盟市场,欢迎随时通过kass@kass.asia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咨询与支持。

Stay Informed, Stay Protected – Join Our Newsletter!